相关文章
  ·“探图索理,读图生疑”让地理教...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
·省级暨佛山市教育科学规划“中小...
·华英学校“高效学习”与“高效教...
·《让学生动起来》课题结题报告
·让学生动起来
·初中生物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
·初中生物“活动教学”初探
·biology 词汇渗透
·小心迈大步——中学历史课堂教学...
·英语词汇的散点渗透--地理
·《佛山祖庙的历史溯源与发展前景...
·在探究中发展,在发展中探究
·佛山市教育科研立项课题中期检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模式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教研>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
小心迈大步——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英语专业词汇渗透初探( 2009-03-09 )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
 
 
佛山市华英中学 黄敏捷
摘要:作者在本文中提倡在除英语之外学科课堂中进行英语专业词汇渗透,并论述了其对学生素质、学科教学、英语教学等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同时认为这种渗透从保持学科特点、减低误导的风险性等方面与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相比有其特殊优势,是较适合我国现阶段中小学资源状况的较高效教学手段。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中学历史 专业词汇渗透  双语教学
 
【缘起】
21世纪是高新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尤其是电脑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世界的联系前所未有地密切起来,英语作为世界上最为通用的语言之一,起着沟通世界的作用。随着中国外世界的联系愈来愈紧密,愈来愈多的人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甚至有人把 “跨世纪人才”定义为懂得外语和电脑操作的人;把“复合型人才”定义为懂外语,会使用电脑,又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于是,部分省市的一些中小学、民办学校甚至幼儿园都纷纷开展所谓的“双语教学”,作为办校特色的有之,作为课程改革的尝试的有之,甚至出现了滥用“双语”作为争取生源,提高办学竞争力的倾向,个别地区进行双语教学试点的学校已多达数百所,似有“燎原”之势。但是,这类“双语教学”大多数有以下的这个或那个缺点:1、只在教学过程中穿插那么一两个外语单词,或是在无关紧要的地方加那么一句简单的外语句子,就称之为“双语教学”(假如这些为数极少的英语偏偏又只是“中国式英语”那就更要命);2、把数学或其他什么课完全上成了外语课,学科本身的任务毫无体现;3、精心准备的观摩课,老师用平时上课十倍的精力准备,师生配合天衣无缝,明显是课前已经反复排练了好几遍,老师不敢自由发挥,不敢多讲一句教案上没有的话,学生亦十分拘谨,师生之间无法自如地进行交流。
正因为如此,无怪乎关于“双语教学”的批评呼声也开始增多,主要集中在:质疑双语教学是否符合中国实际(即双语教学的开展是否必要)、质疑双语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学好母语(在初中阶段开展,母语已有一定基础,不易造成语言混乱)、质疑双语教学是否有利于非语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即双语教学是利大于敝还是敝大于利)、质疑我国现时的师资力量与办学条件下双语教学是否可能实现(即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笔者对此类批评深有同感。因为首先,英语毕竟只是一门工具,它应该是学生继续深化自己知识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教学绝不能为英语而英语,将非语言学科上成了外语教学的辅助课。其次,各个学科有其自身的知识点,这才是学生所必须学习掌握的,以降低或损伤学科教学质量为代价,来换取与英语“亲密接触”的做法显然是得不偿失的。两者,姑不论那种课堂上讲三两句英语课堂指令的所谓“双语”课,即使是真正意义的双语教学,在中国这个以单一中文为官方语言,除英语外的学科教师几乎完全未受过英语专业训练、学生几乎是毫无英语环境的国度,普遍实行英语-汉语的双语教学,无疑必要性与可行性都不大。
但是,是否因此就应全盘否认学科教学中的任何英语渗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的关于中学历史课堂中英语专业词汇渗透教学的探索之后我们认为,基于学科需要、师生程度与中国的办学条件而开展的英语单词渗透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学科专业词汇的渗透教学,一方面避免了“双语教学”曲高和寡之虞,另一方面,却对非英语学科本身的教学、对学生的英语水平甚至是全面素质的提高,都有着“双语教学”所不及的优势。以下请允许笔者揣浅陋,以本人所任教的历史学科为例作一些说明。
 
历史课堂专业词汇渗透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1. 教育面临培养“全球人”的任务,课堂上的专业词汇渗透,是时代的需要。
历史英语专业词汇渗透有利于学生的跨文化思维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跨国民族接触日益增多,因文化不同产生的隔阂、障碍和误解也随之在交际中表现出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人们的思维表达方式也随之不同。单纯学习英语而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是不能很好地与外界交往的;单纯学习历史——本国的和外国的——而不尝试把这些知识运用于沟通之中,或者说学习了沟通的内容后不懂得与沟通的技巧整合,同样是一件可惜的事。这也是我国在加入全球一体化大潮中所面临的问题之一:英语人才不“专业”,专业人才的英语则“聋、盲、哑”。所以历史教学中的专业词汇渗透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英语的能力,其中就包括必须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充分注意到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理解、容忍和尊重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并与各国人民进行顺畅沟通。从学习者的认知角度来看,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历史单词渗透教学在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是十分必要的。
历史英语专业词汇渗透有利于学生的跨文化交往
现在英语教学的文化层面过浅,止于应付一些日常必需的交谈。但跨文化的交流却不是那么几果“What `s your nationality ?”就可以应付的。印度、马来西亚的小贩都可以流利地使英语交谈,但是,这些人却谈不上与人进行更高层次的思想交流。任何稍为实质性的交谈都需要涉及时政、历史与文化的意见交换,这是标志着双方从一面之缘到更深入了解对方的过程,这些都需要各自文化的积淀。而历史作为一门素质型的学科,所学的知识、思维方式、能力都将会在学生日后的生活当中被不自觉地运用。如果这些素养中包括历史的专业语汇的掌握的话,就正好弥补了英语教学在这方面的不足。因为这些专业语汇并不是英语课堂、英语考试或任何功利性的“速成”可以达到,而是要靠长期的、点滴的而且是在无意间积累下来的。历史专业语汇的渗透从某种意义上说,无疑在将学生的语汇从日常用语层面扩大到真正的社会层面、文化层面,在增强学生语言的得体性、更好地达到国际间的互相了解和信息的交流,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方面有无法替代的必要性。
 
2.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课堂中的专业词汇渗透,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根据日前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重点大学一年级的40%基础科目都要求用原版的英文教材教学。培正中学的吴琦校长告诉记者,这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如果中学阶段没有打好英语“听、说、读、写”的基础,想跟上大学的学习有很大难度。也就是说,无论日后攻读哪一个专业的学生,日后的学习中使用专业词汇是必然的。历史词汇渗透教学正是及早为日后的继续学习准备材料
 
(二)有利于历史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1.为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历史探究提供一项新的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研究性课堂的推广,历史课由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自主完成学习过程已是我们历史课常用的教学模式(详见拙作《历史微型专题探究》《信息技术教育》2003.5),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大量用到互联网上的信息。而现代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网络信息技术,都是基于英语这个国际性通用语言上开发的,英语成为现代信息技术传播的语言支撑。而且,互联网中的海量知识,也大多是以英语为载体。而国外网站精美的设计,详实的历史资料,本来更应好好利用,但偏偏它是英文的居多。明明极有用的资料,一旦是英文的就只有跳过?这恐怕不是好的解决办法。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与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要更好利用互联网为学科教学服务,就必需利用好这个工具,加强英语专业词汇渗透,提高学生对英语历史专业词汇的敏感度,让学生进行课题探究时,除了有信息技术这件工具外,还有语言工具,为进一步探究扫除路障。
 
2.增强历史学科吸引力,加强学生历史思维的锻炼
    历史不是一门中考学科,一向以来是以其自身的魅力与老师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多记多用,而平时学生课业负担繁重,用于学习历史的时间少,运用、迁移历史知识的锻炼更是不足,而在历史课堂中渗透专业单词,可以从学科的结合中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更强烈让学生意识到历史的用途,从全新的角度吸引更多的学生,让喜欢历史与喜欢英语的学生都兴味盎然地加入到历史学习中来,在英语课堂的表演与对话中,又由于丰富对话的内容与深度的需要而不自觉地运用历史英语知识,从而起到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理解历史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历史与英语教学在这一点上,无疑是相得益彰的。
 
(三)有利于改变英语教学在我国一直以来费时低效的处境
传统的英语教学,老师和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目的:考试。但他们却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英语(同汉语一样)作为语言,只是一门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们记载历史的工具;在当今世界,也是人们进行国际交流工具。因此就决定了历史课堂上的英语运用与英语课堂的完全不同。历史课堂上的英语运用完全是基于实践,在“用”中学,学为了“用”,是课堂生活的一部分,是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的生活教育理论的典型体现。所以,它亦将是解决传统英语教学弊端的一剂良药。通过历史课堂上的专业词汇渗透教学,学生学到的并不仅仅是语言点,增加的并不仅仅是词汇量;他们学到的是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它是一种符合新时代的教学规律的新的教、学模式。
 
 
历史课堂专业词汇渗透的优势
 
有利于保持历史学科特点    有专家认为完全用外语给学生上非语言课,对青少年的母语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能会产生的消极影响。而专业英语词汇渗透教学与双语教学不同,它的主要课堂用语还是汉语,因此,不存在会不会以外语扰乱母语思维的顾虑,亦不会再有教得吃力、学得费劲之虞。
对教师水平与办学条件的要求更切实际   对比起双语教学,单词渗透教学有推广上的优势——它的最低要求是老师有纯正的发音,对专业词汇能正确表达与运用,根据学生、老师能力,英语在课堂上的运用只是稍作调整,课堂中并不排除汉语,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加上教师利用非语言行为,直观、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这无疑与师生以英语作为思维、交流工具与要求相比,明显较为容易达到。
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满足“最近发展区”的需要  作为名牌学校的上海中学,生源已经较其他很多学校优秀了,但实行双语教学也并非每个学生都可以轻松接受。该校了解到,约30%左右的学生认为双语课堂对自身发展很有好处,50%的学生觉得很不错,但学起来有点累,另外还有20%左右的学生表示有困难。基础教育毕竟是应该为全体学生服务而不是只面对几个特优生而让其他同学作陪衬。所以,相对比双语教学对学生的高要求,词汇渗透教学相对来说对学生的要求比较合适,根据学生的掌握与接受程度灵活调整教学难度,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对于加强他们对两个学科的兴趣、增强自信心都很有好处。
对英语言教学的干扰降风险降至最低  英语老师担心假如学生经常接触的是“中国式英语”,久而久之就会在不同程度上养成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语言行为,这样反而不利于他们英语水平的真正提高。这确实是值得慎重考虑的。正因为如此,所以英语专业单词渗透教学的实施中,以老师的实际情况为准,在历史课堂中只限于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英语知识及表达方式,学习新的历史专业词汇,把新的语言性的知识传授还之于英语课堂,加上对历史老师的师资质量的把关与不断培训,是不会造成“中国式英语”对英语教学的负面影响的。
教材问题更易解决  双语教学必须使用英文原版的各类学科的教材,而引进原版教材又涉及到版权的问题,其版权费之高绝不是一般中小学所能承担的,上海外国语大学仅从香港引进英文原版教材就毫资40多万元。但是由于“历史教学中的英语专业词汇渗透”并不要求全英教学,所以完全可以利用现有教材,至于专业词汇部份,有些教材本身就附有相关单词如人教版的初中历史教材,而近年来出版的一些杂志与《中学历史教学》等,均可找到有用材料。从经济上看,也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历史课堂专业词汇渗透教学的实践
 
定位  “历史教学中的英语专业词汇渗透”中英语的定位是:“学科的辅助、思维的开拓、全面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说,不能将双语教学简单地与强化英语等同起来,而必须将双语教学和“育人为本”密切联系起来。严格地说,通过双语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当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而不单单是只能考外国语专业的英语尖子。
 
原则  那么在实际应用中应掌握一个什么样的“度”?我们认为,“量力而为、适用为度”应是最主要的原则。
“量力而为”也就是说,在课堂上说多少英语?怎么说?何时说?都应该是有弹性的,要求以对专业词汇能正确表达与运用为主,在老师学生的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尝试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排除汉语;关键是以学生的能力为主要参照点。实践证明这样一个“度”还是较为科学的:我们历史科组的老师之中,在读研究生的比例为33%,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为100%,有70%的老师在大学学习期间曾受历史专业英语训练,因此,对专业词汇能正确表达与运用应该不成问题,根据学生的反应,老师还可适当作一些调整,学生能达较高水平,老师不应束缚。如笔者在一次世界史教学中就曾经用中文提问后,几个学生却用英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此时教师宜随机应变,马上以英语参加,师生可以教学相长,达到和谐发展。(详见课例录像或教学设计)
“适用为度”是由历史的学科特点决定的。不是每一个历史课题都适合词汇渗透教学,作为历史教学的一种手段它总不能喧宾夺主。一般来说,世界史的教学较适合英语教学(而讲到如经济全球化、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等课题时老师的英语教学,则恰恰起到了示范的作用,效果更佳);而中国史中外国汉学界热门的研究阶段如宋、明、清史,则较适合结合词汇渗透的自主探究,一方面外文网站较多,另一方面历史知识较浅近,有关译名也较完备;而中国史中最具文化底蕴,最源远流长的一段,以及典故成语、古诗等,则英语多无法表达其意韵,即使介绍有关译法(如《水浒传》被译成《all men are brothers: blood of the leopard》、《三国演义》被译成《Romantic of Three Kingdoms》)也只有当增广见闻的笑话看而已,一般只世界闻名并有通用译法的词汇渗透,孔子(Confucius)火药(Gunpowder)等,而不作更深程度的学习。
 
教材的获得  一,来自人教版《中学历史》课本背后的附录;二,来自如《中学历史教学》一类的杂志;三,利用互联网资源。一些现代的名词,可以参考专业的即时翻译网站如“译海网”等,搜索引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这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自编教材,上网求教,取得初步成果。如笔者的世界历史活动课,除使用《中学历史教学》编辑部编的一套世界史教材外,还与英语科的同事合作,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对其进行了一些改编。只是由于是老师私人的行为,有很多方面译法的权威性还是可能会受到质疑。但是,如果利用学校或主管部门的力量去联系“老师”,通过互联网,聘请专家为双语校本教材审稿,水平一定会得到极大提高,可靠性也会大大提高。笔者个人认为,自编的双语教材,如果能够保证英语表达的准确性与地道性的话,大多较易找到学科知识、学生特点与英语学习的最佳结合点。
 
上课形式  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大量的活动,包括媒体应用( APPLICATIONS OF MULTI-MEDIA )、课堂活动( ACTIVITIES )、知识竞赛( COMPETITIONS )、调查
( INVESTIGATIONS )等。这些活动根据课时的特点,有时综合使用,有时穿插在传统教学中,也有时单独运用。(详见课例)
 
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鸿篇巨制,学科课堂上的专业词汇渗透也只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很小的分支,,我们只是作了初步的尝试,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还谈不上作结论、推广或建立模式。因此写下本文,希望分享本人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以求方家指正。

   

学校简介 | 校园环境 | 新闻中心 | 教师招聘 | 学校概况 | 教研新闻 | 德育新闻 | 学生活动 | 国际教育 | 招生简章 | 招生动态

 

学校地址:佛山市禅城区湖景路39号 邮编:528000
校长信箱:18902562373@189.cn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10054991号 公安备案编号:4406043013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