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当前位置: |
|
|
17个地市2万名教师云端参与!佛山跨区域可视化教学课堂展示活动在华英学校成功开展( 2022-11-24 )
|
|
11月23日,佛山与双鸭山、赣州、郴州、玉溪等11个对口合作城市以及伽师、台江等5个教育协作地区共同开展云端公开课活动,由佛山市教育局主办,佛山市华英学校设主会场,各地设分会场,通过直播形式共同参与。本次活动共计超过20000名教育系统干部、校长及骨干教师参加。佛山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定南同志出席活动,并致开幕词。 胡定南表示:“通过联合开展‘可视化教学行动研究’,整体提升了我市与对口交流合作地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发挥互联网优势实现教学智慧共享,以云端合作助力打造‘五好’教育新形态。” 可视化教学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主要形态。在主会场,我校数学科蔡萍老师运用图表、图形、动画视频、互动游戏等丰富的可视化素材和手段,通过建构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函数这一抽象的概念。 我校何轩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华英学校在各个学科中积极应用可视化教学方式,全面推广思维导图等工具。本来要用语言表达的知识、思维过程,通过图像、动画、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降低了学生处理和理解信息的难度。很明显的一点是,学生的参与度、学习兴趣、课堂效率都有所提高。” 南海实验中学生物学科陆慧敏老师也带来了初中生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可视化课堂展示。她充分调动学生感知觉来获取信息,并在教学中注重场景可视化来降低认知负荷,利用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帮助学生理清知识逻辑。 据了解,南海实验中学各学科围绕学科特点和科组优势也进行了可视化教学特色探索。比如,中华诗词大会中将诗词意蕴与美术、书法、音乐融合展示,历史课中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出时间脉络,让学生把学习成果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呈现,做到可见、可读、可传递。 佛山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主任岑健林介绍,佛山在“十三五”之初便启动了可视化教学行动研究,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课堂的教学结构、老师的信息素养、学生的思维习惯都有了较大提升,学生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得更强。 佛山市教育系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教育对口合作的重要部署开展教育对口合作,现有11个教育对口合作城市。2015年以来,佛山市与对口合作城市联合开展课题研究累计超过700个,组织超过100所次学校结对、开展市级公开课公开课127次,培训教师40000余人次。通过联合开展“可视化教学行动研究”,整体提升了我市与对口交流合作地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发挥互联网优势实现教学智慧共享,以云端合作助力打造“五好”教育新形态。 对口合作城市的教育部门和教师普遍反映,云端对口合作具有“投入少、覆盖广、成效高、可持续”的特点,为对口合作城市培养“带不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有力支撑。多地通过联合开展可视化教学专项课题研究、专家讲座、课堂展示等活动,带动了教师教育教学新理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转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明显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效率、效能与效益,受到我市及合作城市师生的一致好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