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佛山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暨专题培训活动在佛山市华英学校举办,同时正式成立了佛山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将加强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思政课建设分类指导,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实现新发展阶段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学生上台进行情景演绎。 现场,围绕“同上一堂思政课,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深入学习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活动主题,来自佛山一中、佛山市华英学校、佛山市实验中学、南海外国语学校、顺德世纪小学等学校的老师用情景演绎、舞台剧、朗诵等舞台形式讲活一堂思政课,让全市线上线下参与学习的大中小学师生们耳目一新。 华英学校苏敏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会说话“的中华文化符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本课以此为指导思想,聚焦中国汉字,以情景剧表演、武术、中国舞、合唱等丰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走进汉字世界,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领略汉字的风采。课后,学生在接受佛山电视台采访中说:“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这些有趣的课堂”。 据了解,苏敏瑜老师在本次教学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她希望通过本节课,让学生学会敬畏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她还提到,学生在仅仅彩排了三次的前提下能够有课堂上的精彩呈现,让人感到特别惊喜。



华英学校苏敏瑜老师进行舞台思政课展示。 为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佛山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指导委员会”)在活动中宣布成立,由主任委员、常务副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正副秘书长和专家委员若干人员组成。其中,专家委员由长期且正在从事高校思政课必修课和中小学(含中职)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学和研究的人员组成,每届任期2年,本届任期从2022年12月7日起至2024年12月6日。

活动为佛山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颁发证书。 据介绍,该指导委员会将立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经常性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帮助解决各区各校在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与疑惑,并对所开展的相关活动提供政策和业务指导。同时,总结梳理全市各区、各中小学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做法成效,挖掘成功案例,分析问题补齐短板弱项,为下一阶段工作提供基本指引,推动形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佛山经验”。 此外,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指导委员会还将组织师资培训、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等,建立跨学段交流研讨机制,提高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佛山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管雪表示,思想教育工作对基础教育工作来讲十分重要,它不光是一个重大的教育课题,更是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持续、艰苦的过程,需要整个教育系统全员、全时空、全要素来解决。 管雪指出,“全员”是除思政课老师之外与孩子成长有关的所有人都参与进来;“全时空”分为“全时段”和“全空间”两部分,“全时段”是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全覆盖,而“全空间”是要将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都作为育人环境。“全要素”方面关键在于课程,通过五育融合更好地发挥每个学科的思政功能,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用心用情呵护好全市孩子的成长之路,为佛山加快构建“五好”教育新形态作出全体思政人应有的贡献。
|